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概况  资源建设  服务指南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馆藏推荐(八)

发布时间:2025-06-16   访问次数:

1.《向前一步》

作者:[美]谢丽尔•桑德伯格

馆藏地:第一借阅区

索书号:B848.4/2724

这是一本激励女性打破自我设限、勇攀人生高峰的成长指南!谢丽尔・桑德伯格以谷歌与脸谱网高管的职场亲历,剖开性别偏见下的现实困境,更给出“往前一步坐”“拥抱风险而非完美” 的破局之道。书中没有空泛说教,只有真实案例与犀利洞见 —— 从平衡家庭与事业的迷思,到突破职场天花板的策略,再到重塑自我价值的勇气,每一页都在叩问:当你不再因 “应该怎样” 而退缩,能否为自己赢取更辽阔的人生?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面临转型的职场女性,都能在书中找到打破惯性、主动出击的力量。正如桑德伯格所言:“女性的成功,始于不低估自己的可能。” 向前一步,不仅是对世界的宣言,更是与自我的和解与超越。

2.《让声音更有分量》

作者:[美]康森·周·洛克著

馆藏地:第一借阅区

索书号:C912.11/165

在信息洪流与多元观点碰撞的时代,清晰有力的表达与沟通,已成为我们立足社会、展现自我的关键技能。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的想法明明很有价值,却在传递过程中“失了分量”,难以引起他人的重视?是否在重要场合发言时,因声音缺乏感染力,导致精心准备的内容大打折扣?

《让声音更有分量:提升你的沟通力和存在感》为你带来改变的契机。本书作者凭借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沟通底层逻辑,从发声技巧、语言组织,到肢体语言运用、心理状态调适,全方位为你拆解提升沟通力与存在感的核心要素。书中指出,我们影响他人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初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非语言沟通在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动觉、视觉、副语言和语言这四个交流渠道的协同配合,我们能让声音更有分量,更易被理解。

3.《人生的意义

作者:[英国] 特里·伊格尔顿

馆藏地:第一借阅区

索书号:B821-49/1385

我们都曾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答案是否取决于我们?或者它不过是一个伪问题?在这部充满睿智和生气又能激发思考的作品中,特里•伊格尔顿展现了许多世纪以来的思想者,从莎士比亚、叔本华到马克思、萨特、贝克特,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索。作者知道,“本书的许多读者很可能会像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一样怀疑人生意义”,但同时又认为,在需要寻求共同意义的当今之世,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所有问题背后的问题。

这本书撕开日常的褶皱,用哲思的光穿透虚无—— 它不提供标准答案,却邀你在苏格拉底的 “省察”、加缪的 “反抗”、托尔斯泰的困惑里,看见人类对抗荒诞的勇气;在对爱、创造与超越的叩问中,重新拼凑属于自己的意义拼图。无论你正困于存在的迷雾,还是想为庸常生活锚定方向,它都将成为一面镜子,让你在思想的碰撞中,照见生命本可以闪耀的模样。

4.《悲剧的诞生》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著

馆藏地:第一借阅区

索书号:B83/135

尼采以极具诗意的哲学笔触,剖开古希腊文明的灵魂—— 在阿波罗的理性之光与狄俄尼索斯的迷狂之力的永恒撕扯中,揭示悲剧艺术的本质:它并非对苦难的哀叹,而是用艺术化的视角重构生命的矛盾,让个体在痛苦中窥见存在的壮阔。

这本书既是对苏格拉底理性主义的叛逆,也是对生命意志的礼赞。当日神的梦境与酒神的醉意碰撞,诞生的不仅是古希腊悲剧的辉煌,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存智慧:唯有直面生命的荒诞底色,才能在艺术的救赎中,让个体成为自身悲剧的英雄。

这本书适合所有在理性世界中寻求生命热力的读者—— 它不仅是哲学经典,更是一曲献给不完美却丰盈的生命赞歌。

5.《中国的智慧》

作者:楼宇烈

馆藏地:第七借阅区

索书号:K203/400

《中国的智慧》凝聚了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半个多世纪的心血结晶,首次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他研究中国文化的心得。

楼宇烈先生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华文化的智慧,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世界共享等多角度出发,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核心要义,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中医的直觉智慧、中国人的艺术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生之学,等等,生动诠释了醇厚中和的中华文化气象。

本书对于我们当下鉴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智慧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